用户名: 密 码: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本站公告: 中国书画名家网热烈欢迎我国著名画家阮成森,王红、画家顾占劲、油画名家金利虎、画家邢书方、书法家吴建新、杨守来、冯瑞林、马京园、陈为峰、孙墨研、赵为民、侯将民、书法家杨志伟、马立智、尚现成、武林生、陈思源、加入中国书画名家网!中国书画名家网将全面代理、销售、包装各艺术家!并特邀各知名画家和书法家的加盟!
教你如何巧妙辨明清玉璧

2010年09月17日    来源: 金融时报

     玉璧是古人祭祀活动中的一种礼器,古人认为天圆地方,而天又是苍色(青色),故“以苍璧礼天”。璧是一种中央有穿孔的扁平状圆形玉器,穿孔称作“好”,边缘器体称作“肉”,《尔雅·释器》《说文》释璧均为“肉倍好”,即璧的两边玉质部分相加之和等于璧的中央孔径的一倍。由于出土的和传世的玉璧绝大多数达不到这一要求,所以文物界、收藏界一般将体形扁平、周边圆形、中央有孔,且边大孔小的器物均称为璧。

    考古发现,玉璧最早产生于距今约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的众多遗址、墓葬出土最多。这时期的玉璧由于受切割工具的限制,形制不太规整,有的留有切割痕迹,表面光素无纹。红山玉璧肉的边缘均呈薄刃状,良渚玉璧外缘薄,内缘厚。古玉璧由于年代久远,璧体有不同颜色的沁色、水锈和灰黑等痕迹。

    明代玉璧数量较多,品类繁复,加工不精,玉质多为青玉、白玉,还有少量碧玉。器体大都比较小,常见凸雕蟠螭纹,也有饰谷纹和云纹者。乳钉纹颗粒圆而大,略扁,周围往往留有管形钻套钻的痕迹。明代玉璧主要为佩带之用。玉器专家李久芳认为,在明代,历史上那种大型的刻谷纹、蚕纹、蒲纹和龙纹、凤纹、兽面纹的玉璧,很少出现了。明代玉璧上的螭纹、乳钉纹的圆弯处均呈方折,内圆中显硬直。刻工一般草率、粗犷,阴刻线弯角处有毛丝外露的所谓“绳脚”。

    清代玉璧以新疆白玉、青玉为主,还有碧玉、墨玉,这一时期无论朝野都流行系璧。清代玉璧小型较多,璧身较厚,穿孔较小,并出现了中间带环套的双联璧。玉璧上的纹饰出现了几何纹图案、吉祥图案及人物图案,写实性较强。清代乾隆时期仿古的玉璧逼真,而且精美。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玉器专家张广文认为,清官所制玉璧,很大部分仿照汉代作品,主要是谷璧、蒲璧和变形兽面纹璧。谷璧和蒲璧,在造型和工艺上竭力追求汉代特点,但不加作旧处理。这类玉璧种类较多,最常见的有两种,一种依汉璧样式;另一种是在璧内上直接雕仿汉兽面纹或四灵纹。清代后期,玉璧的质料较差,做工粗糙,只求形似,不求工精。

    玉璧,尤其是战国、两汉和明清时期的玉璧,备受人们的喜爱。如今伪制的古玉璧充斥古玩市场,不得不引起藏家的重视。笔者也曾多次买过仿古玉璧,深受其害。业内人士认为,收藏古玉璧,务必掌握古玉璧在不同时代的风格特征。一块古玉璧,首先要看它的整体造型,其次是看它的工艺技法,再次是看玉质沁色。伪制的玉璧,整体形象往往结构杂乱,比例失调,形体拘谨,生硬板滞,线条不畅,缺乏活力。工艺技术方面往往刀法生硬,刻画失真,或者刻意写实,却有形无神。在玉质沁色方面,玉色不纯,多为杂玉,灰暗枯涩。沁色浮于表面,不是无过渡色,就是色彩太新、太艳,或者位置太巧,沁得太有规律,层次单一,生硬刻板等。

    总之,只有多看实物,多看图谱,才能较为准确地区分真假玉璧,准确地把握不同时代玉璧的风格特征。

 

 

 

,

[返回上一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