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本站公告: 中国书画名家网热烈欢迎我国著名画家阮成森,王红、画家顾占劲、油画名家金利虎、画家邢书方、书法家吴建新、杨守来、冯瑞林、马京园、陈为峰、孙墨研、赵为民、侯将民、书法家杨志伟、马立智、尚现成、武林生、陈思源、加入中国书画名家网!中国书画名家网将全面代理、销售、包装各艺术家!并特邀各知名画家和书法家的加盟!
忠贞不渝的“墨夫”——记作家、书法家张克鹏的故乡情怀

【作家名片】

 毛徳胜,《新乡日报》原副社长,曾在《人民日报》《河南日报》《解放军报》发稿,迄今发稿千余万字。

忠贞不渝的“墨夫”
——记作家、书法家张克鹏的故乡情怀
【散记】
毛德胜(河南新乡)


张克鹏,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书画院特聘书法家。现任新乡市艺术创作研究所副所长,省四个一批人才,副研究馆员,省签约作家。
创作长篇小说六部,纪实文学《裴春亮》一部,省级发表中、短篇小说多篇。长篇小说《吐玉滩》中国作协、河南作协开过研讨会讨会后,省台播出。长篇小说《热泪》,中国作家网连载。创作戏剧二部,其中,《王屋山的女人》获省一等奖。广播连续剧二部,均获省二等奖。书法论文见《中国书法报《中国艺术报》《书法导报》《书法报》,书法作品发表于中国书协会的《瀚墨春秋》《文艺报》《艺术中国》(名家栏目8个页码)《美与时代》(书坛名家栏目5个页码)等一百多家。在《作家地带》《作家故事》《江西作家文坛》等十几个微信平台上发过作品。

在豫北采访,我们会经常听到这么一个人的故事。他的成才经历艰难曲折;他的文学、书法成就,在国家文坛、书界小有名气。然而,数十年间,他对家乡的情怀,忠贞不渝。孜孜不倦地,用他的才华和心血,守候着农村题材创作这片惨淡的净土,用文学的形式,书写着故乡人的期盼和希冀。

十六年苦斗成才


他叫张克鹏,笔名太行墨夫,寓意墨海一农夫。现任新乡市艺术创作研究所副所长。1964年10月,他出生在豫北太行山下张村乡的一个土屋里。当时,他的家里很穷,九口人和一头牛挤在三间土屋里。因为交不起五毛钱报名费,险些进不了学堂。十二岁那年,因家里实在没有他睡觉的地方,父亲让他睡到牛棚的上边。十四岁,因顶撞了有意报复他的老师,被逼出了校门。他心怀求知的欲望和对狭窄自私的仇恨,走上了自学的道路。第二年,他的父亲不幸病故,他的家庭与他一起遭遇了雪上加霜的命运。在充满迷茫的日子里,幼稚和幻想让他迷上了写作和书法,迷的走火入魔一般。姐姐、哥哥成家后,他和母亲、弟弟三口人生活。过着年年春天借粮的日子。尽管贫穷和苦难,随时随地多方袭击着他,但依然没有改变他对文学和书法的梦想和追求。在一块石头板上,他读写三年;在一块水泥板上,读写五年;在一张老式桌子上,奋斗八载。期间,他骑自行车到三十公里外的新乡市拜访老师,三毛钱可以成为他的一顿生活费,十一块八毛跑一次郑州编辑部……十六年间,他自学了新闻写作知识和文学理论,研读了中国文学史,阅读了大量中、外名著,写出了两倍于己的稿子,练出的书法废纸,足能垛满一间屋。在发表作品犹如大海捞针一样艰难的背景下,发表近十万字的文学作品,出版了一部长篇小说。小说、报告文学、广播剧等作品多次获省级大奖,加入了河南省作家协会,顶起了所谓作家的桂冠。他的书法作品也多次参加省内外的一些大型展览。不少媒体均以自学成才为题,对他作了报导。他用十六年的心血苦斗,踏上了他人生理想的第一个台阶。真可谓苦哉!痛哉!不易矣!   
 二十载呕心回报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张克鹏这个名字和他的故事,在他的故乡——辉县,几乎家喻户晓。1998年元月,辉县市人民政府按特殊人才把他转成了国家干部,安排他到县文化馆从事专业创作。这让他从心底产生了由衷的感动。不仅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也让他的生命有了新的奋斗指向,就是在这一年,他在心底默默写下一句话:“如果说我前半生奋斗,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那么,我后半生的所有努力,是坚定、坚决地让帮助过,关心过我的人不失望!”
在那些日子里,他思考清楚了一个问题:“社会上那些有识之士是希望看到我创作出他们喜欢的文学作品才帮助我!党和政府是希望我忠诚地热爱和讴歌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用健康向上的文学精品,充实我们的精神家园才关怀我!”
在辉县市文化馆的八年中,他经受住了八面来风的袭扰。守住了“我为人民而来,当为人民而歌”的文学初衷。先后创作出版了两部长篇小说,多部中、短篇小说,一部广播连续剧,多篇报告文学。多次获得省级和国家级大奖。其中,长篇小说《吐玉滩》,以典型书写改革转型期中原广大农村基层政权交替过程中,发生的复杂变化,刻画出的典型的人物形象,引起了文坛的广泛关注。河南省作家协会,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中共新乡市委宣传部,分别于郑州、北京举办了“张克鹏长篇小说《吐玉滩》研讨会。曾镇南、张炯、雷达、崔道怡、包明德、何南丁、何弘等国家文坛顶级评论家,分别在人民日报、文艺报、文学报、作家报、河南日报、名作欣赏、文艺争鸣、文学自由谈等数十家报刊刊登二十余万字的评论文章。2004年8月,经中国作协书记处研究决定,吸纳他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张克鹏的知名度,也开始由太行山下的辉县市向全国扩散。这时,他的许多朋友都纷纷劝他说:“张克鹏,你的知名度也出来了,按说你已经修成了正果。目前,农村题材处于低迷状态,你一直这样写下去,写的再好,也挣不了多少钱,不如写些别的,先捞一笔钱再说。”张克鹏笑笑说:“别的题材我不熟悉,写不好!”2006年4月,他出版了他的第三部长篇小说《本是同根》,依然是来自于故乡的故事。这部长篇一出版,就被中国作家网列为百部好书打造项目。2007年10月,河南人民广播电台长篇小说连播节目,全文广播了他的长篇小说《吐玉滩》。2007年元月,他被新乡市人民政府按特殊人才,调入新乡市文广新局从事专业创作。2011年4月,他参加了文学豫军与新浪网签约;2012年10月,他成为河南省文学院签约作家。迄今,他创作出版了五部长篇小说,一部长篇纪实文学,两部广播连续剧,两部大型现代戏(合作)。在他的所有作品中,均以带着泥土馨香的文字,书写着家乡的风雨,家乡人为实现梦想而进行的苦斗和获得的丰收和美丽。与此同时,他的书法艺术成就,也不断地明珠般闪烁在许多大展中和专业报刊上

 一管笔听命乡亲

张克鹏以他真实的,让人仰慕的艺术成就,成了一方名人。他的书法作品,成了一些人装点门面的奢侈品。但他从来不以昂贵的价格出售。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不想以此吓跑我的乡亲!”他每年都有数百幅作品无偿地散落在民间。采访中,他给我讲了一个他与三轮车司机的故事。大约在两年前的一傍晚,他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对方在电话里怯怯地说道:“张作家,我是你的老乡,想请你吃顿饭,不知道您能不能给个面子?”张克鹏说:“你是干什么的?”“我是个三轮车司机!”“你请我做啥?”“我最近买了一个新居,很想挂您一幅字,你是大名人,听说您的字值钱的很,俺想请您吃顿饭,让您送俺一幅字,大小都中!”“你不用请我吃饭,我的家住西环路,你来到楼下给我打电话,我下楼接你!”就这样,他无偿地将一幅八尺作品送给了一位三轮车司机。三轮车司机感动地说:“张作家,通过这件事儿,我看清了您的品格,你无论成多么大的家,都不会忘记乡亲!”
作家张克鹏著作

 

 

 

 

 

 

,

[返回上一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