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本站公告: 中国书画名家网热烈欢迎我国著名画家阮成森,王红、画家顾占劲、油画名家金利虎、画家邢书方、书法家吴建新、杨守来、冯瑞林、马京园、陈为峰、孙墨研、赵为民、侯将民、书法家杨志伟、马立智、尚现成、武林生、陈思源、加入中国书画名家网!中国书画名家网将全面代理、销售、包装各艺术家!并特邀各知名画家和书法家的加盟!
品读人生|张克鹏:一个小学毕业生和三个国家级会员证(五)

品读人生|张克鹏:一个小学毕业生和三个国家级会员证(五)

文| 张克鹏(河南)

张克鹏

一个小学毕业生和三个国家级会员证(五)

第二章:书法的路

2016年6月,在长久的等待和坚持中,我接到中国书法家协会的通知,我被吸纳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协会员。这是2015年的会员。网上已公布。我高兴得很,这是对我书法创新成果的一种肯定。我想起我学习的书法的全过程是那么不容易,那么艰辛。

第一节:父亲的写字经

父亲虽没有文化,但他很崇尚写字。他认为写字就是文化。我大概六、七岁的时候,他就经常给我讲:“某某写的字,俩字一个样。写字什么时候能俩字写一样,说明你的字就写到家了。”父亲在民间,听到了不少关于写字的话。如:点点如桃,撇撇象日本作战挥官的刀,捺捺象驴匠用的割脚刀,横平竖直等。这些都是写字的要素。按照这个法则,我练了好长时间,我的字很受他欣赏,常常得到他的表扬,并经常拿到街上让人看。

第二节:写毛笔字的启蒙人——二兄长

     我的二兄长叫张克新,他非常爱写字,自然也是父亲教育出的学生。上初中时,字就写的很好,父新常常也表扬他。但因家里没有钱买字帖,只不过是随意写而已。我上三年级的时候,受二兄的影响,也非常爱写字。有一天,我从街上拾来一页字,二兄长说这叫欧体字,我们都很珍惜。练了一段,觉得字帖上的字没有自已随便写写的好,就又随便写起来。二兄长也常说,字帖上的字规距太多,不如自已随便写。他也没有照着字帖写。受二兄长的影响,我们随便写了起来。每天写的字很多。家里的纸写光了,就去街上找纸;街上找不来纸,就在地上和石头上乱划。我没有二兄长的坐式諯正,功夫下的不小。后来,我注重看字。到一个地方去,首先是看这个地方的字写得怎样,当时我跟父亲一样,把写字看成一种文化,那个地方写字不好,就认为这个地方没文化。

第三节:书法的引路人——郭立辉

    辉县文化馆,当我第一次听说它的时候,我感到很生疏,也很亲切。我第一次到辉县文化馆去,感到很神圣。我在文化馆二楼,找到一个管书法的老师,他叫郭立辉。他看了我的书法,他说;“功夫有一点,但是缺乏临帖。”他告诉我,要先写欧体九成宫,还给我做了示范,他写“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他很热情。还说,他认识我们乡一位革委会副主任,有什么事可以大胆去找他。还和我说,我们是老乡。回到家里,和二兄长讲了见到郭老师的全过程。还把郭老师写的字,让二兄长看,二兄长说他写的很字一般。我很不服气。又拿到街上让人看,还讲我怎样见到他,好象见到一个什么大人物一样。偶然机会,我见到了那位郭老师认识的革委会副主任,他把郭老师的经历讲一番,我才知道,郭老师确实是个人物,乡里一个放电影的,因为字写的好,能调到县里。回到家里又和二兄长讲,这时,他也感到,我认识了一位大人物。从此,我写字再不乱写,攒下两毛多前。买了一本欧体九成宫字帖。正儿八经地写起了欧体字。

第四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在练习写作的同时,我一有时间就练习书法。我练习书法,是从石头板上开始的。坐坏三把椅子。经常去信用社找卢言山讨报纸。八年后,我大哥、二哥相继结婚,家里做了一张新式桌,我有一个单桌。这时,我也从练习欧体,五年后,转向练习隶书《曹全》碑《乙瑛》碑,我反复分析它的笔画和结构,知道隶书大多数左右开张,唯有少数字,写的长方。冬天,十二点钟以前我从来没有睡过,夏天不午休。瞌睡了,打一盆凉水洗洗头就精神了。半夜常常去外边跑步、练拳,喉两声。让别人知道我还在学习,老实说,当时我也是有虚荣心的。疲乏的时候,一写字,精神头就来了。《曹全》碑《乙瑛》碑,练了五年,又开始写二王和怀素,写颜真卿《祭侄文稿》,又写了五年,开始写《张迁》碑。

第五节: 参加展览

 良好的风气,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县里大赛通知,每年要下到乡政府。乡政府再下到大队。但大队干部从来不理我。自从我知道每年县里要举行一次书法展览后,每次展览我都要去看。地点在市委的西墙上。我把展览看得很神圣。我想我的字什么时候能参加展览就可以了。写了一年后,我接到县文联的征稿通知,高兴的不得了。去县里买了两张宣纸,平时在报纸上练,猛一下用宣纸,掌握不好,结果两张宣纸全写费了。又给郭立辉老师打电话,让他宽限一天,自已中午骑车到县城,又买两张宣纸。晚上正写字的时候,来了一名青年找我玩。我说我写字,那位青年说了声,写字有什么要紧。我来不及仔细解释,啪叽一声,打到了那人的腰上,那位青年没趣地走了。写了半夜,总算写好。开展后,我竟然看到我的字。我感到这是巨大的成功。见了人总要捌弯抹角告诉人家说,我的字在县委西墙上展出了。我打过的那个人,到现在也不理我。我想:“那一把掌准把他打疼了。

第六节:获奖与办展

 看了展览,我的野心就出来了,我十分羡慕三等奖的获得者,我心想:“什么时候,能获三等奖,就可以了!”我在心里暗下决心。回家以后,我对家里人说,展览规模怎么怎么庞大。三等奖多少名,二等奖多少名,一等奖多少名,展出奖多少人名。明年我一定要拿个三等奖。二兄长听后,说我有野心。我想,做人就得有野心。就这样,我回到家里,看着字帖,反复写,生法写象。一遍到十遍,十遍到一百遍……把字的笔画规类,无止境地练习。第二年到了时间,我早早接到了通知。展出以后,我果然得了三等奖。我有经验了,第三年开始冲次二等奖。同样的方法,我的目的达到了。从此我有了经验,想进步,必须得靠自已的努力。用同样的方法,我取得了县里展览的一等奖。慢慢我在县里的书法也有了名气。到了县文化馆后,在县文化馆办了书法个展,展出作品六十多付,有隶书、草书、楷书,邀请了新乡市的名家,观看了展览。县文联和县文化馆的领导给我剪了彩,县委副书记郭清怀作了重要讲话,五、六百人看了展览,影响也很大。我想自已该是一个书法家了。想参加省书法家协会,结果一报,得到的答复是,不参加省展不行。不要说省展,市展我也没参加过。回家又老老实实地练习,几年功夫,在市里得了二等奖,他们才送到了省里。慢慢在省里获奖,才算有申报的资格。但是因为某种原因,我没有申报。

第七节:认识中国书协三届理事——冯志福

 一搁就搁下了。后来和我一起练字的人和基本功不如我的人,都成省书协会员,我有点不服气。于是,一生气就不报了。冯志福是河南省书协副主席,中国书协三届理事,是我们新乡市的书法界老大。他的书法有真功夫。为了书法的进步,我冒昧地去拜访了他。我向他叙说了我的练书过程,他也满心支持我。他看了我的书法后说,建议你不要写欧体,欧体不适合你的性格。帖都是好帖,但人的性格有不同。不是这种性格,你硬练这种字帖,收效是很慢的。你不如写颜体,颜真卿的《多宝塔》是很不错的帖。我写了两年颜体,果然有进步!这时,他又说:“你写爨宝子吧。”我不知道啥叫爨宝子,也不认那个爨字。到书店买了个字帖,练了一年,拿去让冯老师一看,他说:“这不是小爨,这是小。”我问那里可以买到《爨宝子字》帖,他说:“北京沙滩。”他给了我个地址,我才买到爨宝子字帖。二十多年来,我一直写这种字贴。爨宝子这种大拙大巧,拙中见巧,拙中见力量。拙中见智慧的特点,正好适合我的性格。熟能生巧。我有实的隶书基础,特别是后来又写了很常时间的《张迁》碑,我把《张迁》碑的结构,《爨宝子》的笔法结合在一起。创造了一种新字体。投了一百多家,都被他们采用了。

第八节:省文联展厅书法展览

 2010年12月4号,为了让全省的人看看,我觉定由《书法导报》社、市文化局、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在省文联展厅举办一次“太行墨夫.青年作家.书法家张克鹏书法作品展览”。我想,由《书法导报》社和市文联办一次展览,以强烈的冲激波,撞击一下省书协。此次展览共展出作品八十余幅,有隶书、行书、楷书、这是我学书以来一路走来的印记。参加人员有省文联副主席、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李佩甫,河南报业集团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张光辉,省文联巡视员、省书协副主席张剑锋,省书协副主席云平等领导参加。河南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作了报导。可是我最初的想法太幼稚了,省书协对此不屑一顾,我不得不从头做起。我开始在杂志上发大量作品,心想:“我在全国造成影响,你们总该看见的吧。”我发了大量的作品,专业报纸我发遍了。”谁知,这样做仍不解决问题,省书协只认他们的展览,没办法,我只好把过去展览过的东西搬出来,通过新乡市文联推荐,才加入了省书协。加入省书协,我也是走了千山万水。

 

第九节:发表书法论文

 加入省书法家协会后,我想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的途径,除了参展,就是在中国书法家协会指定的报纸上发表论文。参展太慢,以前我已参加过全国隶书展,命中率不好说,况且我的书法处于创新阶段,有些人认可,有些人不认可。于是,就选择发论文。先后在《书法导报》上发文《《爨宝子碑》美学根基之我见》,文中指出:“近些年来,随着专家、学者对“二爨”碑的介绍和推崇,不少书法爱好者对“二爨”产生了神秘的视角。有的认为“二爨”的美感是天之所授,偶有所获;有的认为“二爨”是蛮人异情异性所致,旁类斜出所得。既没有什么美学根基,又与上代书法少了传承关系。出现了“二爨”奇葩而孤立的现象。结果练习起来,要么就帖练帖,就字练字,死板刻套;要么越规破矩,随意放达,莫衷一是。针对以上现象,我想就“爨宝子碑”的美学根基,谈谈我的一点浅见。”在《中国书法报》发文《书家的性情发挥》,文中指出:“就字面意识讲,性情是人的本性所引发的情绪。这种情绪是某事促成并升华的主要动力和重要因素。性情对于书家来说,是必备之器。因为只有性情,才能让书家的作品在一种无形的嬗变中进入一个出神入化的奇妙境界,从而出现超越想象的神韵和美感。然而,书家的性情又非常人之性情,它是相应的艺术基因和一定的艺术修养的融合。具体说来,书家的性情应该是书家性格的本身加上一定的艺术修养。这种修养除了书写艺术方面的修养外,还包括欣赏水平的修养和文化知识的修养。因此,它既是多元的、复杂的,又是理性的、纯静的,带有方向性的。书家的性情,对于提升书家作品的艺术高度,让书家形成自已的风貌有着直接的作用。书家成功的标志,很大程度上跟书家的性情异趣和异致有着相当重要的关系。以此推理,书家的性情必须建立在书家性格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姓格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性情,有什么样的性情就会成就什么样的书法风格。如:王羲之的性格怪誔可笑,不合常理。因为爱鹅,就兴师动众,携亲友往而观之。因为爱鹅,就委屈自已为道士抄写《道德经》易换。见老妪卖扇,主动为其题字,当老妪求他题字时,又笑而不答。从她的这些行为中,他的性格既突兀、怪僻,又带有几分滑稽。这种变化莫测、异于常人的性格,带来的必是出人意料、超乎常人的结果。因为书家的性情是以书家的性格为主体的,性格是性情的初始阶段,书家的风格又是在性情的引领和作用下完成的。所以,王羲之的性情就特别地浓烈、活跃并机智多变。在他的书法面貌中,所承载的除了娴熟的书写技巧和相应的艺术修养带来委婉含蓄、遒美建秀,飘若浮云,矫如惊龙,姿态异殊、圆转自如,美轮美奂,出神入化面貌外,时有出人意料的神来之笔。……”在《中国艺术报》发文,《植根传统之土 开出创新之叶》(张克鹏的书法艺术),文中指出:“书法没有创新,只能成为一代书奴。但创新路在哪里?这曾经困惑着张克鹏。他问过许多书法老师,最后结论是既要尊重传统,又要打破传统。打破传统何其难?古代碑帖,是经过一代又一代书法家的努力推敲出来的,其科学性、合理性都无可挑剔。想从古人的肩膀上走过去,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经过长时间的认真分析、琢磨,张克鹏想出如果把隶书的结构,特别是《张迁碑》的结构和《爨宝子》的笔法结合在一起,势必产生凝重、奔放的艺术效果。经过反复研摹、试验,他终于找到了把《爨宝子》的笔法和隶书的结构结合在一起的诀窍,将二者风格结合,写起来洒脱、大气、奔放、自由。在章法布阵上,他又杂以郑板桥的“乱石铺街” ,广泛吸收古人。从而他的作品,既带有古代文人气质、雅兴,又有现代审美的快感。”在《书法报》发文《“二王”遗风下的思考》,文中指出:“最近,追踪“二王”之风,像旋风一样在社会上兴起。除了一些初习者之外,一些本来临摩颜体、赵体、米体见到了一定功力的人,也都易帖“二王”。他们要么从《兰亭序》起步,要么从《圣教序》入手。现象之盛,让人预感不远的将来,“二王”书家将要列队现世。无疑这是一股吹向书法界的清风!会让书法艺术这一华夏瑰宝,在多年乱象带来的层层迷雾中正本清源。这自然让人心潮澎湃!可喜!可贺!然,笔者认为,盲目推崇大一统的概念,留给社会的问题也值得思考!”在《青少年书法》上发文,著名书法评论家信然说:“张克鹏出生于豫北太行山下,小时候,家里很穷。但它酷爱书法。凡走到一地,总要先看当地的书法。家里没钱给他买纸和笔,他就在地上画、石头上写。他先后在石头板上,读写三年;在水泥板上读写五年;在老桌上读写三年。他的自学过程很长。因此,他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自我琢磨,自我练习过程。开始写《九成宫》,后来写《曹全碑》《乙瑛碑》,一写就是五年。《曹全碑》《乙瑛碑》的开合结构,在他思想上,打上了深刻的烙印。再后来,他又写《泰山石金刚经》,《张迁碑》,《泰山石金刚经》的苍茫,厚重,《张迁碑》的奔放,自由,都在他心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张克鹏对这些古帖的熟悉,已经到了倒备如流的程度,所以,张克鹏的书法有着很深的传统功力。”著名书法评论家何平在《艺术中国》上发文说:“底蕴丰厚 气象远大”(品味张克鹏的书法艺术)。文中指出:“欣赏张克鹏的书法作品,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底蕴丰厚,气象远大;结构新颖,面貌别致。以他的隶书作品为例,言它底蕴丰厚,是可以看出他在传统书法艺术上下了很大功夫。他下的是真功夫。不是那种只求其形,不求其神的功夫。而是直取其内的内在功夫。他的作品里,不仅传承了《乙瑛》《曹全》《张迁》等碑帖的胎痕,更将爨宝子碑帖中的拙意容入其中,并演绎得活灵活现。有了这些根基,就决定了他的作品气象远大,却又不是那种不守书法法度的随意涂鸦;决定了他的书法作品面貌在新颖的艺术感觉中,彰显着独特的艺术个性和力量。带给人一种朴拙、浑厚、大气的视觉冲击力,也就存在于自然之中了。”著名书法评论家信然,在《中国书画报》上发文,文中指出:“爨隶兼容 独辟蹊径(欣赏张克鹏的书法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创新离不开传统法则,这是艺术规律所决定的。就书法艺术而言,创新更需要传统功夫。可以说,传统是根,创新是枝,是叶。如果离开传统法则,凭借离奇的想象,单在笔画上搞些乱踢乱跳,结构上搞些东倒西歪,在视觉上寻找一时的刺激,即使冠以所谓的创新,赢得了喝彩,也只能是面目夸张的鬼脸效果,那绝不是艺术。充其量是急功近利动机下的,带有自我性情的胡乱涂鸦。同时,创新又是一场或大或小的革命,真正的创新,必须有剔除,有吸收,通过一定的审美结构,生成一种新的艺术生命。”著名书法评论家杨青云在《中国书画报》发文说:“传统是根,创新是枝叶。而具体到张克鹏书法的“枝叶”,给我的第一视觉是那种在传统土壤上长出来的,是在智慧的渗透之下的匠心呈现。让人遗憾的是,书法界少有悟道之人,很多作品总是一眼就让人看出了作者的粗俗与做作,没有一丝文气,纸面上一片萎靡不说,根本就谈不上书法而言。在中国当下书法家中范曾、胡秋萍、倪进祥、杨明臣、殷昌军和袁海涌的字我都喜爱。张克鹏的字有笨拙的动感张力,艺术质感很强,简洁中见力度,阳刚中见朴实。如他创作毛泽东诗词系列的书法作品:既有疏朗的宽行端庄和厚重,又含括粗犷霸气中延展的活泼、有趣,给人以稳健沧茫的金石气息,采书卷文人气助之,自成高古一格。书家尤其是在章法处理上,用笔流畅,风姿绰约,法度严谨,点画精到,一派淳正清雅之气扑入眼前,处处体现着潇散简约、平和静雅的韵趣。自然流露出道家的哲学思想“以白计黑”,“当其无,有居之用”,其作品在透出古典宁静的同时,把爨隶兼容的创新之道赋予了一种鲜明的从容现代气息。对于张克鹏的书法成就,爨、篆、行、楷、草、隶具现。书家的代表作《毛泽东七律长征》《录李白诗》等,取横势扁方格局,又因字赋形,兼取纵势,纵横相间,匠心独运。字体俊逸秀美,神采焕发,不逾规矩,于端庄严正中时见潇洒天真的韵致。用笔上,书家往往以露锋为主,在横画的起笔处多以露锋为之,这种书写方法比藏锋更趋便捷、厚重与饱满。用笔力求“缜密”和“飞动”两大特色,而他这两大特色的融合也足以说明张克鹏书法的高超功力。”著名书法评论家李德哲在《魄力中国》上发文说:“几日前,先生来京办事,拐到我处小叙。我便借机对先生进行了一次专访。先生生长在豫北太行山下,自幼喜爱书法,但没有条件到外边深造。先生为人厚道,但性格比较执拗。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先生的老师几乎就是能够买得到的字贴,直到到了县文化馆工作,后又调到新乡市文化局,先生都一直悉心耕耘于贴。因此,他曾有近三十年的临池过程。在真、草、隶、篆、行、章六体中,先生特别依重隶和行二体。在隶和行二体之间,先生又以隶擅长。先生早年苦心钻摹《乙瑛碑》《曹全碑》《张迁碑》,后钟情于《爨宝子碑》,一摹将近二十载。近年来,在对《爨宝子碑》近于娴熟的基础上,又吸纳了《泰山金刚经碑》《嵩山碑》《石门颂》等以及明清隶书大家之长。因此,就单纯书法角度解读,应该说先生书法艺术的独特面貌,是在碑派的影响下,从肥沃的传统土壤中生长出来的。说到先生书法艺术的内蕴和外在形式,我们不得不想到先生确实是位具有一定功力的作家,相应的文学功力,个性化的审美视角,自然有助于先生的书法艺术朝着艺术的,独特的,纯青方向发展。比如在章法布局上,先生便有意无意地带进了文学家那种特有的审美情调。习惯于那种乱铺石的形式,大小相间,张驰有度,给人一种音韵跳荡的和谐之美。因此,我以为张克鹏先生的书法艺术风格,是一种建立在深厚的传统功夫之上,吸纳了多种文学营养,成长起来的,生命力非常旺盛的,个性特别显明的,前景无限广阔的,新型的艺术雏形。正如著名书法评论家西中文先生所说:“张克鹏虽说也是搞了很长时间的专业,但他和完全在书法圈子里转的人不一样。因为他接触的面比较广,他的知识面比较宽,他的专业底蕴比专业书法家厚,他在对书法的理解、认识处理上,都有一些独特的方法和独特的角度。他对书法的理解很深。他的爨宝子,写的很专业。但他又不像完全搞专业书法的人那样,完全循规守矩,不敢越雷池半步,生怕某些地方坏了规矩。他的思想上没有那么多的束缚,他在画面处理上,包括章法,包括线条,包括形式感等很多方面,都很有突破性。在写爨宝子这方面,我看过很多专业书法家的相当有层次的作品,给我的感觉是不舒服的地方比较多,有点放不开。克鹏的书法写的比较放,不管从线条处理上,还是从形式安排上,都有新意。所以,这一点,对于搞专业书法的人是一种启示。另外,克鹏在其它的一些作品里边,也是参与和引用了很多古代的书法资料,不限于我匠我派。在很多作品里,他把多种风格揉在了一起,力图创造一种能表现个人风格的新形式”。

第十节:发表书法作品

 为了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我努力发表作品,我意为发表的作品多了,自然能撞开中国书协的大门。先后在中国书协的《翰墨春秋》杂志上发了作品、在《美与时代》《艺术中国》上发了的名家栏目,在《青少年书法报》的人物栏目(第一版专版)发了作品,在《书法报》上发了作品、在河北《当代书画》上发了人物栏目、在《中国书画报》《文艺报》、《河南日报》《大河报》《大河美术》等一百多家报纸上发表作品,并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中国书协的《翰墨春秋》《中国艺术报》《青少年书法报》
《美与时代》《青少年书法报》
《艺术中国》杂志 《魄力中国》杂志 《中国书画报》
 第十一节: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

每年想加入中国书协的人很多,多因条件苛刻都打了回来。申报时,我的信心也不足,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我把发表过的书法论文、书法作品,装到一个大信封里。省书协办公室的同志告诉我:“试试吧,批下的可能性很小。”没有去找任何人,我认为通过关系加入还不如不加入。过了两个多月,我接到了入会的通知。这说明书协还是公正的,看作品不看人,我高兴得很,把这一消息告诉了我所有的朋友。同时,《中国艺术报》盛赞我中原好大一颗树。《书法报》称赞我“继承传统追前贤,爨隶兼容成张体。”

                                        (节选,待续)

    张克鹏: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书画院特聘书法家。2014年评为中国人气网十大人物。创作长篇小说六部,纪实文学《裴春亮》一部,省级发表中、短篇小说多篇。长篇小说《吐玉滩》中国作协、河南作协开过研讨会讨会后,省台播出。长篇小说《热泪》,中国作家网连载。创作戏剧二部,其中,《王屋山的女人》获省一等奖。广播连续剧二部,均获省二等奖。作品见《中国书法报》,《中国艺术报》《书法导报》《书法报》《青少年书法报》《中国书画报》,《大河美术》等。现任新乡市艺术创作研究所副所长,省四个一批人才,副研究馆员,省签约作家。

[返回上一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