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本站公告: 中国书画名家网热烈欢迎我国著名画家阮成森,王红、画家顾占劲、油画名家金利虎、画家邢书方、书法家吴建新、杨守来、冯瑞林、马京园、陈为峰、孙墨研、赵为民、侯将民、书法家杨志伟、马立智、尚现成、武林生、陈思源、加入中国书画名家网!中国书画名家网将全面代理、销售、包装各艺术家!并特邀各知名画家和书法家的加盟!
品读人生|张克鹏:一个小学毕业生和三个国家级会员证(三)

品读人生|张克鹏:一个小学毕业生和三个国家级会员证(三)

文| 张克鹏(河南)

张克鹏

一个小学毕业生和三个国家级会员证

  引子
    第一章
  一次深刻的记忆和《文艺报》报专版
      文化的种子
      资本主义的尾巴甩到学校
      愤怒的童年
启蒙老师
与贫穷和饥饿作斗争
      与黑暗和蚊子作斗争
      水泥板石头板上学习
      写作的萌牙
结实语言大师,山前村支书——张立岳
上刊大,走上文学创作的正路
十年通讯生涯,奠定了小说人物的基础
难忘的种子队生涯
假通讯讯成就了一支笔
意外得到的三麻贷杂志
第一次去《奔流》
第一次发表作品
珍贵的师生情谊
可爱的母亲
贤内助增加了我的创作动力
第一次小说获奖
故乡,我小说人物的框架
加入省作家协会
省作协举办作研讨会
中篇小说上《小说家》等杂志和长篇出版
进入辉县市文化馆
卧薪偿胆修改小说
《文艺报》《文学报》等刊物发表作品
《名作欣赏》《文艺争鸣》等刊物上发专家评论
调入新乡市文化局戏剧工作室
第三部长篇小说至第六部长篇小说创作问世
长篇纪实文学《裴春亮》
加入文学豫军和拜著名作家南丁为师

第二章
写毛笔字的启蒙人——张克新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书法创作的引路人——郭立辉
参加展览
获奖的动力
认识中国书协三届理事——冯志福
发表书法论文
发表书法作品
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

第三章
加入中国戏剧家会
戏剧《王屋山的女人》等获河南一奖
戏剧《梨花寨的笑声》等获河南二奖
广播连续剧《咱们的好村官》获省二等奖

引子
 我是一个小学毕业生,拿了三个国家级会员证。走出了多远?没有多远!但是中间的艰难,是无法想象的。我曾这样说过,要让我从此倒来走,我是不走了。这样的成就对于有成就的人来说是不足挂齿的,但对于一个小学毕业生来说,里边的故事就多了。国家级会员,老实说,不是那么好当的。每项都有他的硬性规定。有些人,穷其一生拿一个会员证,有的人,奋斗一生,拿不到一个国家级会员证。他虽不能说明艺术的高度,但起码这是衡量艺术的尺度。有的人说,张克鹏长着三头陆臂;有的人说,张克鹏智慧过人;有的人说,张克鹏偷机取巧,其实,这些说法都不对。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和常人一样,根本没有什么三头陆背,也不聪明,更没有什么人际关系,偷不了什么机,取不了什么巧,汗水比常人付出的多,苦难比别人经历的多,这是一个事实。

第十六节:假通讯成就了“一支笔”

    那个年代,县级有广播站,家家户户的屋门后有个小喇叭。上边也广播我的名字,我算出了名。那时我不知道通讯应该真实,看见什么编什么。写的都是假通讯。如:“张克志喂胖了两头瘦牛”“张保庆的谷子丰收了”我们乡很少有人投稿,我们村就更不用说了,我们村是乡政府的所在地,乡里的人都知道我经常投稿,并被县广播采用的消息。我成了有名的“笔杆子”。有不少人都喊我“秀才”。村上的人感到平地起谷堆,乡里的人说:“寒门出才子!”一次乡里团委写个总结材料,团委书记找到我,让我执笔,我稍作推托,便应了下来,内心很高兴。心想:“多年的功夫,总算见效了。”一个公社团委专职副书记陪我,写了个通霄,我把我读过的《反杜林论》的论点,都写了进去,这样辩证,那样靠,稿纸写了三十多页。第二天,团委书记一看,眉头紧皱,半晌不说话。据说,后来他又找人重写。

第十七节:第一次发表作品

 我第一次发表作品,是在新乡市文联主办的《春草》杂志上,并说有多高兴了,想让编辑部多给一点杂志,去给朋友送一下。当时的责任编辑是韩钖忠老师,他为人很好,非常同情弱者。我到了編辑部,说明了自已的心思后,他就给我三十来本,我很高兴。想不到,就是这次送杂志,我栽了大跟头,我先去给段同海送了一本,他是省作家协会会员,当时在我们县享誉很高,许多歌词都是他写的。我送给他后,他说了番鼓励我的话,我便离去。我意为见了谁都会鼓励我。新乡文艺界的老大,事情很多,他很忙。不过我还是找到了他。我颤颤惊惊地求他斧正,想不到他一瓢冷水让我从头凉到脚跟。他接住我递给他的杂志,气得啪叽一声摔到桌子上说:“张克鹏,你在美国发个小说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你发个小说谁都知道了!”我想:“他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呢?逆反的心理随之出现。”虽说我很怕他,但心里还是不服气。停了一会儿,他问我:“你读过《三国演义》没有?”我说:“没有!”他又问:“你读过《水浒传》没有!”我说:“没有!”他再问:“你读过《红楼梦》没有?”我说:“没有!”他说:“你什么书就没读过,想当作家?没门!”后来,他在市文联的总结会上,还不提名批评了我。

第十八节:珍贵的师生情谊

 尚天瑞是我在县城拜访的第一位老师,当时她是县广播站站长。人长得很漂亮,热爱学习,普通话说的非常标准,是我们县有名的大美人。我第一次去见她,是因为我写了两篇通讯。她写信让我去。我当时没有什么衣服穿。正是五月份的天气。我母亲把我二兄长一个布衫,给我毁了毁,把长袖变成短袖,下身穿个短裤,布衫上的五个扣子留三个。到了县城,尚天瑞老师疑惑我去找他,但又不感相信那是我。她正欲去街办事,我也不敢叫她。她瞧着我走了,我乖乖地站在编辑部的牌子下边等她回来。不一会儿,她从街上回来,吃惊地对我说,我没有想到会是你?他让我进屋,我不敢进,隔着竹帘对她说,尚老师你有啥事,她说:“我没事!”然后,她隔着竹帘,给的送出五元稿费,两本稿纸,对我说:“你写的通讯不错,好好写,我会照顾你的。”我高兴得恨不能蹦起来。得了两本稿纸,五块钱,值得我铭记终生。后来,尚天瑞老师调到了新乡,我常和她联系,她一直照顾我,获嘉、济源招聘记者,她让我跨县去考试,还经常在办公室给我念鲁迅的文章,鼓励我搞创作。我去郑州的路费她经常给我报销。
 我的第二位老师叫秦友,他是接尚天瑞的班,也是宋站长之后的广播站站长。现在秦友离开了我们,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更加想念这位老站长。他经常帮我改稿。我去广播站,他说:“下边的通讯员来了,台里可以报销五元钱,五元钱可以吃碗烩面,你放心吃。”我感到很心里很踏实,那时五元钱,虽说仅是一顿感饭钱,但当时,能吃一顿饭,这事比天都大。他也不富裕,完全可以把五元销装到自已的腰包,但他不那样做,他说:“我得凭良心。”我每次到县城,吃饭的钱总想省下,去逛逛书店什么的,拖延到中午,找他吃饭。他总要管我饭,后来,他写了我的通讯,在省里获了奖。还在省《新闻出版报》发了写我的通讯,《他从田间走来》(记青年作家张克鹏)。现在想想,当一个站长,不光帮助下边的人,还主动去写下边的人,这真是很难以做到的事。

第十九节:可爱的母亲

 我有一个不一般的母亲,她不识字,但她很勤劳,手也很巧,会织布,会织各种花纹。她很坚强,离开我父亲后,家里就算塌了天。当时家里很穷,每年借粮食吃。和我两个兄长分家后,我们变得更穷。弟弟上高中,后来我们又一起复习考大学,弟弟仅是三分之差,一直拖了三年。在这种情况下,我要坚持自学,一般的母亲都不会同意。她给你撕了书,你也没办法。可我的母亲不但不反对我,相反还支持。年年去生产队里借粮食,母亲丝毫不感到丢人。仅有一次,正是小麦扬花的时节,母亲转到地里,见我的地里黃腾腾的长满小米棵,就拔了一捆,走到家里扔到当院对我说:“合清,你读书我不反对,但你要把地里的草拔拔再看书。”我知道母亲心里很难受,她是实在不忍心看着地里长草,才说出这样话的。我说:“妈,你甭管了,我一定把地里的草拔干净!”母亲受我的影响,经常对外人说,小喇叭里的稿子好用,书上的稿子不好用。他还经常把纺线的车了,搬到院子里给我站岗,让我在屋里净心地读书。街上的人常说,我有个和别人不一样的母亲。

第二十节:贤内助增加了我的创作动力

 读书,不种地,在农村这就算不务正业。这样的人,想找对象,除非是遇上一个傁子。到了婚龄我自然找不上对象。通过山西刊大,认识了浙江丽水姑娘王晓燕。通过书信来往,她不怕我家里贫穷,自愿嫁给我,我很感激。但她来到这里后,没有想到我这样穷。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决定留下来。我也不敢相信我会这样幸运,我通过关系给他找了个代课教师的工作。她一边教学,一边在寒暑假星期天种地。还处处为我分忧,我感到他是上天派来的“天使”。婆媳关系是最难处理的关系,她和我妈相处了八年,从未红过脸,和我妈说话,不喊妈不说话。每次发了工资,总是先给我妈。她有事外出,总是把水缸挑满。她说:“克鹏在家搞创作,没有时间挑水,我给你挑满缸,你随便用。”她还经常安慰我,搞创作不能三心二意,不要把贫穷挂在心上。贫穷是可以渡过的。我的地在王晓燕的伺弄下,潜力意外暴发,年年产量大丰收。原来我和我弟的地在一块,二亩地,仅收四百二十斤麦子,分开后,地成了一半,却能收六百多斤。

第二十一节:第一次小说获奖

 说起我的第一次小说获奖,印象非常深刻。我在县文联办公室看到大赛启示,是二七大纪念塔发出的。我想试试。我骑车回到家里,想了一路,寻找题材,最后找到一个题材。假设过去演过《红灯记》,现在不演了,但感情还有。定名:《奶奶的红灯》。那是《河南日报》社和省作家协会、河南人民广播电台等八家联合举办的大赛。层次之高,让人不敢想相。我十分认真地写了五份。稿子发出后,等了一段时间,见没有消息,就死了心。觉得怎样也不可能获奖。正失望的时候,来了一个白色信封,信封里边是一张白纸,上边写着我获三等奖。我不敢相信自已眼睛。看了又看,确确实实是获奖。逢人我就讲!颁奖地点,在郑州格林斯大酒店,我很少去郑州。到了那里,摸了半晌,问了不少人,好不容易才找到颁奖的酒店。可酒店的外边写着:衣冠不整者,不得入内。我当时虽不是衣冠不整,但穿戴有点破旧。心里虚得很。心想:“人家要是不让进咋办?”我绕着酒店转一圈。后来,急中生智,把获奖通知单拿在手上,这样有这张牌子顶着,他们不会不让我进。
第二十二节:故乡,我小说中的人物的原型
 我写了六部小说,一部小说里除了一个主要人物,几个次要人物外,会涉及到几十个人物,要塑造这么多的人物,必须找到他们的原型,凭空想相是不行的。所以,这些人物就得去记忆深处寻找。因此,我就自然地进入了我的故乡。故乡的人和事,故乡的景和物,故乡人物所涌现出的面孔。这些常常是我小说人物的原型,如:第一篇小说中的周百盛,他就是我身边一个人物。心高气傲、对富裕有奢望。再加点北京的屁股,南京的衣服,云南的红盖头,他就成了小说人物。还有我小说中的高景富这个人物,好些人读罢都说,他就是我们村的。其实,他的许多生活习惯都是我身边的。这就是在写作的过程中,既抓住了他的个性,又找到了这类人的共性。还有我小说中的欧阳春梅,她既漂亮,又善良,但当的她人格和利益受到侵犯时,她又厉害,把一个女人的天性,暴露无遗地托了出来。可以说,这些忽远忽近的人物,才够构成了我小说人物基础。

第二十三节:加入省作家协会

 省作家协会规定,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三篇作品。我们把加入省作家协会看得很神圣。都睁着眼看着自已发表的作品,我好不容易发表了三篇作品,心想:“加入省作家协会该不成问题。”见了谁都说,我要加入省作家协会了!我要成为作家了!当时以为,加入省作家协会,就是作家了。结果,加入省作家协会还需要县级协会开证明。那天,我去找县文联的管章人员。管章人员在二楼正写作,他弟弟出来对我说:“找俺哥干什么?”我说:“想开证明!加入省作家协会!”他弟弟跑进去,又跑出来说:“俺哥说了,你还不够条件!”我带着发表过的东西,人家也没说看,我也没让他看。就这样,我被挡在了那里。后来,我又找到了新乡市文联,管协会的领导说,你的条件够了,他们为什么不给你盖章?当时,辉县市文联的管章人员,兼着新乡地区文联副主席,考虑到上下级关系,他们说,你到村里边盖个章吧!就这样,我加入省作家协会是村里边的章。我已不知道当时他们是怎样混过去的。

第二十四节:中篇小说上《小说家》等刊和长篇出版

《莽原》是省文联主办的文学刊物,代表着全省的文学水平。我终于有在上面发表的机会。一个中短小说《太阳落在山那边》,改了五遍,达到了编辑的认可。我高兴得很。心想:“多年的心血终于没有白费。紧接着我的中篇小说《绿树黃土》又在《小说家》上发表。《小说家》是百花文艺出版社主办的文学刊物,是国家的一流文学刊物,在上边发东西真是不容易。我的信心倍争。更感到写作是有前途的。更卖力。更不想去地,还好我老婆理解,让我天天在家写作。我写了无数费稿,我的费稿不是等身,足有我两个这么高,后来我又开始长篇写小说《欲望狂热》的写作。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看到农村许多暴富起来的人们,迷失了自已,特别是有些看到自已的儿子暴富,自已就想当地主。我就构思了《欲望狂热》。没想到,这部书在当地引起了强大的反响,印了四千册,很快销售一空。同时也奠定了我的经济基础,我盖了新房,写作的威信也提升了。在家写作,不种地,成了名正言顺的事。
第二十五节:进入辉县市文化馆
   去文化馆之前,我在孟庄新型建材厂上班。当时因为和老厂长的关系好,和新厂长闹起了矛盾。倒霉到了极点,回家后发誓那也不去。几年后,又不死心,到市委帮忙两个月。去县文化馆,是有多种原因促成的,一是辉县广播站的小喇叭,天天广播我在省里获奖,什么长篇小说出版。秦友站长的文章和他以我事迹完成的通讯,县委四大班子中间广泛有议论,加上有人喊出,谁推荐克鹏,是丰富个人的人格。关健时候,《新乡日报》副社长毛德胜、辉县市文化局长张保金又竭力推荐,辉县编委会研究通过,按特殊人才给我转正,我才调到了市文化馆,分配到创作室,从事专业创作。我多年的奋斗,终于有了结果。接着我又在《名人传记》和其它文学刊物上发表了一些文学作品。这时,人们对我印象也改变了。我春风得意一般。


                                                    (节选,待续)

作者简介:

张克鹏: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书画院特聘书法家。2014年评为中国人气网十大人物。创作长篇小说六部,纪实文学《裴春亮》一部,省级发表中、短篇小说多篇。长篇小说《吐玉滩》中国作协、河南作协开过研讨会讨会后,省台播出。长篇小说《热泪》,中国作家网连载。创作戏剧二部,其中,《王屋山的女人》获省一等奖。广播连续剧二部,均获省二等奖。作品见《中国书法报》,《中国艺术报》《书法导报》《书法报》《青少年书法报》《中国书画报》,《大河美术》等。现任新乡市艺术创作研究所副所长,省四个一批人才,副研究馆员,省签约作家。

 

 

[返回上一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