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15年文化工作
來源:中國文化報
原標題:展望2015年文化工作
總體要求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著眼於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緊緊圍繞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著力推出一批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有機統一的優秀作品,著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效能和質量,著力完善現代文化市場體系,著力推動文化產業健康快速發展,著力構建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著力提升文化對外開放水平,努力實現全年工作再上新台階,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文化支持。
工作要點
● 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關於文化工作的講話精神為主線,凝聚共識統一思想
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特別是文藝工作座談會講話精神作為一項貫穿全年的重要政治任務,推動學習向深度和廣度拓展,做到學習跟進、認識跟進、行動跟進。緊密聯系文化工作實際,努力把學習成果轉化為推進文化改革發展的前進動力、工作思路和具體舉措,推動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政策措施落地生根。
●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努力開創文藝工作新局面
以創作為中心環節,推出更多無愧於時代的優秀作品﹔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促進各藝術門類全面發展﹔加快文藝評價體系建設,引導藝術創作價值取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加大文化惠民力度。研究制定藝術創作規劃,加大統籌協調力度,提高藝術生產的組織化程度。開展“中國夢”主題創作,做好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文藝創作和展演活動。深化國家藝術基金管理制度、資助體系和運行機制建設。
● 以完善體系、提高效能、促進公平為重點,加快推進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
完善公共文化服務制度體系,創新公共文化管理體制機制,進一步活躍基層群眾文化生活,穩步實施重大文化惠民工程。全面貫徹落實《關於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和《國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指導標准》,發揮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協調組的作用。加快推動公共文化服務立法進程,研究編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十三五”規劃和貧困地區公共文化建設專項規劃綱要。加快推進公共文化服務標准化建設。加強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項目)創建工作。
● 建立健全現代文化市場體系,促進文化市場發展與繁榮
簡政放權,優化行業發展環境﹔依法行政,加強文化市場執法與監管﹔推進全國文化市場技術監管與服務平台建設和應用。全面推進上網服務行業標本兼治、轉型升級。調整和完善行業管理政策,研究制定促進網絡游戲規范發展和扶持應用游戲發展的指導意見,加強和改進網絡音樂內容管理。進一步深化綜合執法改革,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進一步深化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改革的指導意見。加快文化市場信用體系建設,建立健全以信用監管為核心的監管體系。
● 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保持文化產業健康快速發展良好局面
完善文化產業政策法規,推進文化產業結構調整﹔落實重點分工任務,推動文化產業政策措施落到實處﹔深化產業合作機制,促進文化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提升園區基地發展水平,推動文化產業展會轉型升級﹔加強人才培養,推進國家文化產業公共服務平台建設。落實國務院《關於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重點分工任務。落實支持西部文化產業和小微文化企業政策。繼續實施文化產業創業創意人才扶持計劃,完善“文化金融扶持計劃”。推動特色文化產業示范區建設,制定《絲綢之路文化產業發展規劃》。推動手機動漫標准上升為國家標准,繼續實施手機(移動終端)動漫標准示范推廣應用工程。
● 不斷提高文化遺產保護水平,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統籌推進文物保護和利用,夯實文物事業發展基礎,提高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水平,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整理和保護。開展第七批國保單位重點文物搶修工程,實施文物消防安全百項工程,穩步推進“平安故宮”工程。扎實推進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完成第六批和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記錄檔案備案工作。實施“一帶一路”對外文物交流工程。加快推進文物保護法修訂,完善文物保護標准體系。出台《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管理辦法》。
● 不斷創新對外及對港澳台交流方式,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配合外交大局,充分發揮文化外交獨特魅力﹔加強機制建設,促進對外文化交流提質增效﹔夯實對外文化貿易發展基礎,穩步推進海外中國文化中心建設﹔不斷深耕厚植,促使對港澳台文化交流入腦入心。制定《對外文化戰略規劃》。構建國際文化貿易合作體系,拓展海內外文化市場戰略布局,扶持推進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海外文化貿易促進中心、境外文化貿易合作區建設。進一步提升2015年“歡樂春節”活動品質和影響。繼續實施《海外中國文化中心發展規劃(2012—2020年)》,在2015年建設5個以上文化中心,使中心總數達到25個。
● 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提高文化治理水平
加快文化法治建設步伐,落實文化體制改革各項任務,精心編制文化“十三五”規劃,提升政策研究和調研水平,推動文化科教工作穩步發展。完善文化法律法規體系,加快推進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文化產業促進法、公共圖書館法等重點立法項目。進一步簡政放權,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做到權力下放、監管跟上、服務提升。加快完善文化管理體制和文化生產經營機制,加快國有文化企業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 完善保障和服務機制,提供文化改革發展有力支撐
完善文化財務監督檢查網絡,加強文化人才隊伍建設,加大新聞宣傳和督促落實力度,提升后勤保障和服務水平。以“監督管理年”為主題主線,提高文化財務工作水平。加大財政投入和保障力度,促進不同規模的文化單位持續均衡發展。圍繞基本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標准,加大文化轉移支付項目投入。進一步支持新疆、西藏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文化建設。全面推進“三區計劃”文化工作者專項、“千人計劃”和“文化名家”工程。加強文化部新聞發布制度建設,加強政府信息公開工作。
● 鞏固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成果,加強文化部系統黨風廉政建設
推動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全面深化文化系統黨的建設制度改革,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將教育實踐活動的各項整改要求細化為工作措施,固化為制度機制。堅持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組織開展作風建設工作專項監督檢查。堅持“一崗雙責”,深入推進文化部落實黨風廉政建設的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根據中央巡視組專項巡視文化部的反饋意見,抓好整改落實工作。健全廉政風險防控機制,積極推進廉政文化建設。
(根據2015年全國文化廳局長會議材料摘編)
(來源:中國文化報)
,